税务部门近年来动静不断,改革逐步推向深化,2016年营改增、2017年金三系统、2018年国地税合并,2019年最大的动作是社保支出征缴“改嫁”税务。如果说之前的税务改革只影响到会计人员或部分行业,那么社保费由税务征收的改革则影响到绝大多数国民。
根据相关权威数据,目前按照社保法规定,以实际工资水平作为社保缴费基数足额缴纳社保费的企业不足3成,接近80%的企业未能全额缴纳社保。这也是为什么此消息一出,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充满了担忧情绪,甚至很多人担心,税务部门甚至会追缴以前年度欠缴的社保费支出。为何企业谈社保色变?根据相关测算,“五险一金”已占到工资总额的40%至50%,员工月薪万元,企业实际成本高达14410元。
考虑到社保支出对于企业的负担如此之重,小编今天与大家分享几个关于企业社保费筹划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社保费用的计算原理很简单,等于职工上年度实际工资水平*缴费率。其中,缴费率是额定的,因此留给企业的筹划空间就只有工资水平了。根据社保法的规定,大学毕业生等新入职员工第一年的社保缴费基数是按照首月工资标准确定的。
一般来说,新员工入职都会有见习期,见习期的工资一般都不是拿全额的,因此可以让新入职员工首月工资或见习期工资合理地降低,并在以后月份再予以调节,通过这一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社保费用的支出,还能降低新员工第二年的社保费支出。此外,如果企业在年末时发放年终奖金、绩效奖励等,可以考虑在第二年的年初时再发放,这样可适当降低下一年度的社保费基数。
根据社保法第十条规定:“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彼降姆侨罩拼右等嗽?,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用人单位可以使用非全日制员工应对季节性、临时性的用工需求。举个例子,电商企业每逢“双11”活动,需要大量的物流仓储、运货发货、技术维护、客服售后等人员,企业没有必要与其签订正式用工合同,这样对企业来说既增加了用工灵活性,又减少了社保费等成本负担。再比如,企业有一个临时技术软件开发需求,可以与技术人员签订劳务性合约,双方达成合作关系,企业无需为其缴纳社保。因此,企业通过使用非全日制员工进行社保筹划也不失为一个可行之法。
税务筹划
坚决保守企业经营秘密
站在企业的角度提出合理筹划方案
实战派保障方案落地可行
客服热线:
移动电话:
欢迎随时来电咨询相关业务!